政府眼中的“产能过?!?,非民营与外资企业心中的“市场过?!?。民营与外资企业一日觉得电解铝产业的边际效益大于自身的边际成本,就一日不会撤退。“必杀令”并不会让他们望而退却?! ?/DIV>
铝工业目前的躁热局面,并不在于市场竞争过剩,恰恰相反,铝工业依旧处于政府意志主导的形势中。笔者在中部某省两大城市的竞争方略中看到,互不服气的两大城市为了争当该省经济龙头,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加快发展包括电解铝工业在内的几大支柱产业,力争在几年内产能达到××万吨的口号?! ?/DIV>
地方政府支撑下的电解铝工业发展,呈现出有恃无恐、贪大图快的特性,几乎是必然的。相对于锱珠必较的民营与外资铝业,它可以在不通盘考量的前提下匆忙上马,可以在生产过程中不计成本地无限投入。面对几乎零弹性的政府型资本,任何试图以调整产业结构等市场策略,来缓解其跟进冲动的政策,注定都是无效的。
铝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和我国相关产业具有高度相关性,这令海内外包括国内众多民营资本纷纷进入该行业。然而我国原有的铝原料———氧化铝的垄断经营体制,使得氧化铝市场供求矛盾更加激化。对于铝工业来讲,从上游至下游,铝业生产链条大致如下:铝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各种铝加工制品。资料显示,其中铝加工制品市场化程度最高,基本没有进入门槛;国内电解铝行业共有140多家不同规模的企业,民营资本占50%左右;氧化铝行业全国只有一家企业垄断经营。这就形成了下游产品的高度市场化和铝产业链最上游的原料市场的高度垄断化,这是一种极不均衡的市场状况?! ?/DIV>
产业链两端的高度对立,使中国铝工业的发展是扭曲的。上游的垄断容易造成资源计划性短缺,短缺引发投资风潮,然后又带来下游的产品过剩。如果“必杀令”只针对已市场化的电解铝领域痛下杀手,却不动一家独大的氧化铝行业半根毫毛,那无疑是挖肉补疮。“必杀令”虽然来势汹汹,但最终却可能因为无处着力而黯然退去。
(中国财经信息网)